二维码
江西综合服务平台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医疗百科 » 正文

乙流比甲流更严重吗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05-29 20:25:31    浏览次数:37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“孩子甲流刚好,又中招乙流“原以为甲流已经很凶猛了,没想到乙流更凶 继甲流后近日,乙流近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针对大家热议问题权威专家为你解答:

冬季一到,孩子发烧、咳嗽的情况多了起来,“甲流”“乙流” 也成了家长群里的高频词。常有家长问:“听说乙流比甲流更厉害?”“孩子烧得厉害,会不会是甲流?” 其实甲流和乙流都是流感的 “家庭成员”,但两者的 “脾气”“威力” 各有不同,与其纠结 “谁更严重”,不如先搞懂它们的区别,才能正确应对。

先搞懂:甲流和乙流,都是流感 “亲戚”

不管是甲流还是乙流,本质上都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就像 “同一家族的两兄弟”,都通过飞沫传播 —— 孩子在幼儿园接触了打喷嚏的同学、摸了被病毒污染的玩具再揉眼睛,都可能被感染。

它们的 “基本套路” 也相似:感染后都会出现发烧(多为 38.5℃以上)、咳嗽、咽痛、乏力等症状,部分孩子还会有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呕吐腹泻(儿童更常见)。但因为 “病毒亚型” 不同(甲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,乙流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),两者的 “表现” 和 “影响力” 差别不小。

比一比:甲流和乙流,差异主要在这 3 点

1. 流行 “规模”:甲流更爱 “搞大场面”,乙流多 “小范围闹腾”

甲流像个 “活跃的闯祸精”,容易引发大范围流行甚至全球暴发。比如大家熟知的 2009 年 H1N1 流感大流行,就是甲流的 “杰作”。这是因为甲流病毒容易发生 “变异”,一旦变异出人体没接触过的新亚型,人群普遍没抵抗力,就可能在学校、社区里 “快速扩散”,短时间内出现很多病例。

乙流则像 “低调的邻居”,通常是局部小范围流行,比如某所幼儿园、某个班级里集中出现几个病例,很少引发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大暴发。因为乙流病毒变异速度慢,人体对它的 “熟悉度” 更高,所以传播起来没那么 “嚣张”。

2. 症状 “强度”:甲流 “来势汹汹”,乙流相对 “温和” 但也能 “发力”

从整体症状看,甲流的 “攻击性” 往往更明显:

孩子感染后可能突然高烧(39-40℃很常见),烧起来又快又猛,同时伴着头昏、全身肌肉酸痛(比如孩子说 “腿酸、胳膊疼”),精神状态也会明显变差 —— 平时爱跑爱跳,这会儿可能蔫蔫地趴在沙发上,连饭都不想吃。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呕吐、腹泻,容易被误以为是 “肠胃感冒”。

乙流的症状通常相对 “缓和”:

发烧温度可能比甲流稍低(多在 38-39℃),全身酸痛、乏力的感觉没那么重,孩子精神状态可能稍好一些,更多以咳嗽、咽痛、流鼻涕等 “上呼吸道症状” 为主。但这不是绝对的 ——如果是免疫力弱的孩子(比如 3 岁以下、有哮喘等基础病)感染乙流,也可能烧得很高,症状不轻。

3. 重症 “风险”:两者都可能 “惹大事”,重点看 “感染对象”

很多家长纠结 “谁更严重”,其实更该关注 “谁更容易引发重症”。从临床来看:

甲流因为病毒致病性强、传播范围广,整体引发重症的比例稍高—— 比如可能引起肺炎、心肌炎等并发症,尤其是婴幼儿、老年人、孕妇或有基础病的人,感染后病情容易加重。

但乙流也 “不是善茬”:虽然整体重症少,但如果孩子本身抵抗力弱(比如刚得过其他病、长期挑食营养不良),或者感染后没及时护理,也可能出现重症。临床上也见过乙流孩子因为高烧没控制,引发热性惊厥的情况。

所以 **“严重程度” 不能单看是甲流还是乙流,更要看孩子的年龄、免疫力,以及是否及时处理 **。

家长该做啥?3 步应对流感,不慌不乱

不管是甲流还是乙流,关键是 “早识别、早处理”,家长记住这 3 步:

1. 先初步判断:流感和普通感冒不一样

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,要警惕是流感(不管甲流还是乙流):

发烧快且高,常达 39℃以上,吃退烧药后可能暂时退下来,但很快又烧上去;

全身症状明显:除了发烧,还有头痛、肌肉痛、乏力,孩子 “没精神” 的表现突出;

周围有 “小范围流行”:比如幼儿园同班有几个孩子同时发烧、咳嗽。

而普通感冒通常发烧不高(多在 38.5℃以下),以打喷嚏、流鼻涕、轻微咳嗽等 “局部症状” 为主,孩子精神状态大多还不错。

2. 及时用药 + 护理,别硬扛

如果怀疑是流感,发病 48 小时内是 “黄金治疗期”,及时带孩子去医院,医生可能会开奥司他韦(儿童有专用剂型)—— 这是针对流感病毒的特效药,能缩短病程、减少重症风险。别自己给孩子吃抗生素(抗生素对病毒没用),也别硬扛着 “等自愈”。

在家护理做好这几点:

发烧时按说明书用儿童退烧药(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),别两种混着吃;

多喝温水,少量多次喂,避免脱水(如果孩子呕吐腹泻,可喝口服补液盐);

让孩子多休息,别强迫上学或剧烈玩闹,给身体 “留够恢复时间”。

3. 预防是关键:别等生病才着急

不管甲流还是乙流,“防” 永远比 “治” 简单:

打流感疫苗:这是最有效的预防办法,每年 9-11 月(流感高发前)接种,能同时对甲流、乙流起到防护作用(儿童是重点接种人群);

日常防护别松懈: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处戴口罩,回家先洗手(用七步洗手法),幼儿园、家里常通风,玩具、餐具定期消毒;

少去 “流感窝点”:流感高发时,别带孩子去通风差的密闭场所(比如拥挤的室内游乐场),如果班上有孩子流感,可暂时让孩子居家休息。

最后说一句:

甲流和乙流就像 “冬季流感界的两个对手”,一个爱 “大范围撒欢”,一个爱 “小范围折腾”,但对孩子来说,两者都可能带来不适,甚至引发风险。家长不用纠结 “谁更严重”,只要记住:提前打疫苗、做好日常防护,孩子真感染了就及时就医、科学护理 —— 这才是帮孩子挡住流感的 “靠谱办法”。

这个冬天,愿每个孩子都能少受流感折腾,安稳过冬呀!


 
(文/小编)
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mall.zgjxpt.cn/news/show.php?itemid=355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
(c)2024 德兴市方勃传统医学研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赣ICP备202403447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