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码
江西综合服务平台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医疗百科 » 正文

年轻人的“心病”有多重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05-29 20:42:26    浏览次数:41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心血管健康小百科

9月29日是世界心脏病日。让人担忧的是,这届年轻人的心脏,越来越不好了。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,冠心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。

冠心病年轻化,

这届年轻人的心脏越来越差

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但现在也有了逐渐年轻化的趋势①。对于年轻人来说,一但冠脉出现粥样斑块,他们的情况反而比老年人更危险。2002年一项对小于40岁的冠心病患者的分析谈到,诸多研究表明,青年冠心病人的斑块有着脂质多、纤维组织含量少的特点,“软”斑块很容易破裂,诱发冠脉内血栓形成,从而导致心肌梗死。②

2017年一项涉及天津市15年急性心梗的调查发现,4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,反而45岁以上在下降。③

而青年冠心病的发生,或许与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不无关系:

01

吸烟

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化学物质中,有一些会损伤心脏血管的内皮,内皮的破坏会导致脂质的沉积,最后导致血管变得狭窄、阻塞,冠心病也就发生了。

2001年刊发的一项研究就发现,冠心病人中青年组的吸烟率明显要高于老年组。②

02

熬夜

2016年刊发在《美国科学院院报》的一项研究发现,昼夜节律失调在心血管病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。昼夜节律失调可使2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3 mmHg和1.5 mmHg,同时影响睡眠引起的血压下降,使调控血压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水平降低8%~15%。④

03

重口味饮食

烧烤、外卖、吃夜宵……爱吃咸的、爱吃油的、爱吃甜的,加上运动少,很容易让人变胖,大大增加了血管堵塞的风险。

04

压力大

高压力、经常情绪化的人也是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。对一健康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显示, 慢性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⑤。

长期精神紧张、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,血管收缩和痉挛,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,造成血管内皮损伤、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。⑥

出现8多个现象,要小心!

这里提醒您,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多个现象时,应提高警惕是不是冠心病⑦:

1. 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,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、手臂或颈部。

2. 体力活动时有心慌、气短、疲劳和呼吸困难感。

3. 饱餐、寒冷、看惊悚影片时感心悸、胸痛。

4. 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,或上楼爬山时,比自己以前,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、心悸、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。

5. 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憋气,需要高枕卧位;熟睡或噩梦过程中突然清醒,感到心悸、胸闷、呼吸不畅,需要坐起后才好转。

6. 性生活时感到心跳、心急、胸闷或胸痛不适。

7. 长期发作的左肩痛,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。

8.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,过速或过缓。

患上冠心病,到底该怎么治?

目前,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、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三类。据第二十四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,2020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总病例数为968651例。⑧

01

介入也可以无植入?是的!

在不少人的印象中,做了介入手术就相当于把一段小金属留在了体内。但其实,现在介入手术也可以做到无植入,即开通了堵塞或者狭窄的血管,但没有在血管留下异物。

大部分人了解介入治疗,是从支架开始的,但其实,最早的介入手术是从球囊开始的。⑨球囊正如它的名字,通过往冠状动脉中放入一个可以吹大的“小气球”,从而扩张狭窄的血管。

随着技术的发展,球囊上也可以涂载药物,送达到狭窄处,药物就会渗入血管内皮下,起到预防再狭窄的作用,这就是药物洗脱球囊。完成局部给药后,球囊就会撤出人体,体内无植入物。


 
(文/小编)
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mall.zgjxpt.cn/news/show.php?itemid=359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
(c)2024 德兴市方勃传统医学研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赣ICP备202403447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