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码
江西综合服务平台

扫一扫关注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医疗百科 » 正文

冬季儿童常见传染病防病锦囊,请查收!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4-05-29 20:36:28    浏览次数:50    评论:0
导读

已过小寒节气,小寒是中国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,标志着冬季的深入和气温的进一步下降。小寒时节,天气寒冷,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地区,气温会降至全年最低点。儿童免疫力较低,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,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,出现咳嗽、咳痰等症状。如何让儿童安全过冬,请收好这份防病锦囊。

寒风一吹,冬季成了儿童传染病的 “活跃期”。孩子抵抗力较弱,幼儿园、学校等集体场所又容易交叉感染,不少家长总揪着心。其实只要提前做好准备,就能帮孩子安稳过冬。这份 “防病锦囊” 涵盖了冬季常见传染病的识别、预防和应对办法,家长们快收好!

一、先认清:冬季儿童易遭哪些 “传染病偷袭”?

冬季常见的儿童传染病,大多通过呼吸道或接触传播,症状有相似之处,但也各有 “特点”,先学会区分才能精准应对。

流感:来势猛,全身症状重。和普通感冒不同,流感起病急,孩子会突然高烧(常达 39-40℃),还伴着头痛、肌肉酸痛、乏力,可能有咳嗽、咽痛,但精神状态往往较差,不爱动、没胃口。流感传染性极强,在幼儿园里容易 “一人患病,多人中招”。

支原体肺炎:咳嗽是 “主打”。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关注度很高,孩子感染后初期可能像普通感冒,慢慢出现剧烈咳嗽,白天晚上都咳,部分孩子会发烧,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。如果孩子咳嗽超过一周没缓解,别当成普通感冒硬扛。

诺如病毒:“上吐下泻” 来得快。这是冬季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,孩子感染后可能突然呕吐(呕吐物较多)、腹泻(多为稀水便),还可能伴着低烧、腹痛。诺如病毒 “不怕冷”,很容易通过被污染的手、食物、餐具传播,集体单位里易暴发。

水痘:“红疹 + 水泡” 是标志。刚开始孩子可能有点低烧、乏力,之后身上会出疹子 —— 先从躯干开始,慢慢蔓延到四肢,疹子会从小红点变成清亮的水泡,痒得厉害。水痘传染性极强,出疹前 1-2 天到皮疹结痂都有传染性,要及时隔离。

二、筑牢 “防护墙”:这些预防细节要做足

对付传染病,“防” 永远比 “治” 更重要。把这些日常防护细节做到位,能帮孩子挡住大半风险。

“戴口罩 + 少扎堆”,切断传播路。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(如商场、游乐场、医院)时,一定要戴儿童专用口罩 ——3 岁以上选医用外科口罩,贴合孩子脸型,别让口罩漏缝;3 岁以下可用防护面罩,避免口罩堵住口鼻。幼儿园接送时别在人群中久留,周末尽量少去密闭场所,比如别带孩子去通风差的室内游乐场。

“洗手 + 消毒”,管好 “小脏手”。孩子总爱摸玩具、揉眼睛,饭前便后、从外面回家后,必须用 “七步洗手法” 认真洗手:先搓掌心,再搓指缝、指背,接着搓拇指、指尖,最后搓手腕,全程用流动水和洗手液,洗够 20 秒(可以边洗边唱 “两只老虎”)。家里的玩具、餐具也要定期消毒:塑料玩具可以用含氯消毒液稀释后擦拭,餐具洗完后用开水烫 5 分钟,孩子的小毛巾每天用热水煮 10 分钟。

“通风 + 调湿”,给家 “换换气”。很多家长怕孩子着凉,冬天总关着窗,其实密闭环境更易滋生病毒。每天早中晚各通风一次,每次 20-30 分钟,通风时把孩子带到另一间房,避免直吹冷风。室内湿度保持在 40%-60% 最好,太干燥会让孩子鼻黏膜变脆弱,可用加湿器(装纯净水,每天换水清洗),也可以在暖气上放湿毛巾。

三、增强 “抵抗力”:吃睡动帮孩子 “攒底气”

孩子自身抵抗力强了,面对传染病才能 “有底气”,这需要从吃、睡、动三个方面慢慢 “攒”。

饮食别 “瞎补”,均衡是关键。冬天不用给孩子顿顿吃大鱼大肉,每天保证 “彩虹饮食” 更重要:早上喝碗杂粮粥(加南瓜、红薯),中午吃份清炒时蔬(比如西兰花、菠菜),下午吃个苹果或橙子,再搭配一个鸡蛋、一小份瘦肉(如清蒸鱼、鸡胸肉),就能补充维生素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。让孩子多喝温水,少量多次喝,别用甜饮料代替,温水能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,帮身体 “排毒”。

睡够 “暖被窝”,别熬夜。冬季夜长,正好让孩子养足精神 ——3-6 岁孩子每天要睡 10-12 小时,7-12 岁睡 9-10 小时。晚上尽量让孩子 9 点前上床,睡前 1 小时别玩平板、看动画片(屏幕蓝光会影响睡眠),可以给孩子读绘本、听轻柔的音乐。被子别盖太厚,穿宽松的睡衣,卧室保持安静黑暗,帮孩子睡个安稳觉。

户外 “动一动”,晒够 “太阳浴”。天气好的时候(比如中午 10 点 - 下午 2 点),带孩子去户外玩 1 小时,晒晒太阳(每天 10-15 分钟就够)能促进维生素 D 合成,增强免疫力,跑跳、跳绳、拍球这些运动还能锻炼心肺功能。但要注意:出门穿暖和(穿分层衣物,方便穿脱),运动后及时擦汗换衣服,别让孩子满头大汗吹冷风;雾霾天就改在室内活动,比如玩亲子游戏、做简单拉伸。

四、遇 “状况” 别慌:正确应对少走弯路

万一孩子出现不适,别慌也别乱处理,记住这些 “应对要点”,科学护理更安心。

先 “隔离 + 观察”,别硬扛。如果孩子发烧、咳嗽、呕吐,先让孩子在家休息,别去幼儿园(避免传染其他小朋友)。观察孩子的状态:如果只是低烧(38.5℃以下)、精神还好,能吃能玩,可以先物理降温(用温水擦额头、腋窝),多喝温水;如果发烧超过 38.5℃,可以按说明书吃儿童退烧药(如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),别两种药混着吃。

这些 “信号” 要及时送医院。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,别拖延,马上带去医院:发烧超过 3 天不退,或退烧药效果不好;咳嗽加重,晚上咳得睡不着,甚至呼吸变快、鼻翼扇动;呕吐腹泻频繁,孩子没精神、尿量减少(可能脱水);身上出疹子,又痒又痛,或疹子越来越多。去医院时记得戴口罩,告诉医生孩子的症状和接触史(比如有没有接触过生病的人)。

病愈后 “慢适应”,别大意。孩子病好后,别急着送幼儿园,在家再休息 1-2 天,让身体彻底恢复。刚恢复时别让孩子吃油腻、生冷的食物,先吃些清淡的粥、面条,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;也别马上做剧烈运动,先从散步、轻柔的游戏开始,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。

冬季传染病虽然 “活跃”,但只要家长们把 “预防细节” 记牢,把 “防护措施” 做好,再加上对孩子的细心观察,就能帮孩子建起 “健康防线”。愿每个孩子都能安稳过冬,少生病、多欢笑!


 
(文/小编)
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mall.zgjxpt.cn/news/show.php?itemid=356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
(c)2024 德兴市方勃传统医学研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
赣ICP备2024034473号-1